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民間基建投資“逆勢增加”
發表時間:2015-05-05 瀏覽次數:1641次
進在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、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的宏觀形勢下,民間投資已擔當起全社會投資的“大梁”,尤其是民間基建投資開始較快增長,其對于全國投資的增長和穩定經濟增速的重要作用開始顯現。這已成為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。
國家統計局4月中旬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,2015年一季度,民間投資50349億元,增長13.6%,比去年同期提高0.2個百分點,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5%,顯而易見,民間投資已成為全部投資的重要支柱。
而在民間投資中,“今年一季度民間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2.8%(3月當月同比增長33.8%),顯著高于總基建投資22.8%的增速和公共部門19.4%的投資增速”。中金公司在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這樣指出。業內專家認為,穩定增長的民間基礎設施投資將在穩增長、調結構和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。
據中金報告分析,2012年民間基建投資占總基建投資的比例為22%,2014年上升至26%,預計今年會繼續加速,這一比例有望接近30%。
今年一季度,國有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比下降36.1%,同時社會融資總量中的表外融資大幅萎縮,意味著公共部門可用于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增速有下降壓力。但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為22.8%,較2014年上升2.5個百分點,報告估算其中民間資本的貢獻率約為35%,顯示民間資本對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的拉動作用不可或缺。
數據顯示,民間資本參與基建投資熱情較高,同比增長30%以上。利用國家統計局民間投資數據,將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中的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,水利、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合計定義為民間基礎設施投資。據中金計算,今年一季度民間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2.8%,分別高于總基建投資增速和公共部門投資增速10個和13.4個百分點。
在當前經濟下行、固定資產投資下降的形勢下,為什么民間資本開始熱衷于基建投資?
業內機構分析,目前國家相關政策大力支持,定向寬松,降低了民間基建投資成本。基建投資具有正外部性,投資期限長的特點,所以政府為民間資本參與基建投資進行必要的財政補貼,這也是積極財政政策的一部分。并簡化規劃選址、用地、項目核準手續,減輕企業交易成本。更重要的是在實體經濟融資難、融資貴背景下,政策性、開發性金融機構給予私人部門基建投資差異化的信貸支持,貸款期限最長達30年。另外,如果參與PPP項目,政府和民間資本將共同出資,緩解民資的資金壓力,同時民間資本也有望獲得其他來自政府的配套訂單。
民間基建投資開始產生有吸引力的回報。民營資本進入的基建項目并不是純公益性,往往具備較好的現金流回報,收入穩定。另外,若PPP項目公司的中長期目標是實現上市和基建資產的證券化,作為公共部門和民間資本均將受益于初始投資增值甚至翻倍。
當前房地產、制造業利潤增速下行,民間資本尋求新的投資渠道。2014年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.3%,今年1至2月降至-4.2%;2014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調整,帶來房地產業利潤率下降。與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相比,基礎設施投資回報率相對上升,且有國家政策的定向扶持,所以吸引投資。
中金認為,市場要關注民間資本參與基建投資的積極態勢,這將成為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的有效補充,并將有助于提高運營效率。當前20%的基礎設施投資高增速是可以持續的。這是因為貨幣、財政政策均會加大逆周期政策調節力度,公共部門的基建投資增速可能高位保持穩定。政府對民間資本參與基建投資的鼓勵態度更加確定,定向寬松的優惠政策、穩定的現金流回報以及房地產業的調整,都將吸引更多民間資本介入基建投資,民間基建投資將成為政府投資的有效補充。
國家統計局4月中旬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,2015年一季度,民間投資50349億元,增長13.6%,比去年同期提高0.2個百分點,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5%,顯而易見,民間投資已成為全部投資的重要支柱。
而在民間投資中,“今年一季度民間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2.8%(3月當月同比增長33.8%),顯著高于總基建投資22.8%的增速和公共部門19.4%的投資增速”。中金公司在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這樣指出。業內專家認為,穩定增長的民間基礎設施投資將在穩增長、調結構和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。
據中金報告分析,2012年民間基建投資占總基建投資的比例為22%,2014年上升至26%,預計今年會繼續加速,這一比例有望接近30%。
今年一季度,國有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比下降36.1%,同時社會融資總量中的表外融資大幅萎縮,意味著公共部門可用于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增速有下降壓力。但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為22.8%,較2014年上升2.5個百分點,報告估算其中民間資本的貢獻率約為35%,顯示民間資本對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的拉動作用不可或缺。
數據顯示,民間資本參與基建投資熱情較高,同比增長30%以上。利用國家統計局民間投資數據,將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中的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,水利、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合計定義為民間基礎設施投資。據中金計算,今年一季度民間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2.8%,分別高于總基建投資增速和公共部門投資增速10個和13.4個百分點。
在當前經濟下行、固定資產投資下降的形勢下,為什么民間資本開始熱衷于基建投資?
業內機構分析,目前國家相關政策大力支持,定向寬松,降低了民間基建投資成本。基建投資具有正外部性,投資期限長的特點,所以政府為民間資本參與基建投資進行必要的財政補貼,這也是積極財政政策的一部分。并簡化規劃選址、用地、項目核準手續,減輕企業交易成本。更重要的是在實體經濟融資難、融資貴背景下,政策性、開發性金融機構給予私人部門基建投資差異化的信貸支持,貸款期限最長達30年。另外,如果參與PPP項目,政府和民間資本將共同出資,緩解民資的資金壓力,同時民間資本也有望獲得其他來自政府的配套訂單。
民間基建投資開始產生有吸引力的回報。民營資本進入的基建項目并不是純公益性,往往具備較好的現金流回報,收入穩定。另外,若PPP項目公司的中長期目標是實現上市和基建資產的證券化,作為公共部門和民間資本均將受益于初始投資增值甚至翻倍。
當前房地產、制造業利潤增速下行,民間資本尋求新的投資渠道。2014年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.3%,今年1至2月降至-4.2%;2014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調整,帶來房地產業利潤率下降。與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相比,基礎設施投資回報率相對上升,且有國家政策的定向扶持,所以吸引投資。
中金認為,市場要關注民間資本參與基建投資的積極態勢,這將成為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的有效補充,并將有助于提高運營效率。當前20%的基礎設施投資高增速是可以持續的。這是因為貨幣、財政政策均會加大逆周期政策調節力度,公共部門的基建投資增速可能高位保持穩定。政府對民間資本參與基建投資的鼓勵態度更加確定,定向寬松的優惠政策、穩定的現金流回報以及房地產業的調整,都將吸引更多民間資本介入基建投資,民間基建投資將成為政府投資的有效補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