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重挖掘機的“海外大夫”們追逐著中國夢
發表時間:2015-04-27 瀏覽次數:1574次
出國,在一般人眼里是一樁美差,但出國服務的太重技術人員知道,迎接他們的不會是轎車、賓館、美景、西餐,而是各種不可預測的復雜“遭遇”。近年來,隨著太重挖掘機一次次走出國門,被視為“海外大夫”的技術人員們也一趟趟隨“機”出征,足跡幾乎遍布五大洲,征程少則數月,多則一年。在海外人眼中,他們代表著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形象;而在太重人心中,每次面對征途,都有一種“風蕭蕭兮易水寒”的感覺,雖談不上悲壯,卻也五味雜陳、一言難盡。
“零下40攝氏度下,每年駐站260天以上”
年輕、帥氣的丁瑋,是礦山分公司俄羅斯售后服務站的站長,每年平均駐站260天以上。俄羅斯是太重國外貿易的重要客戶,2011年,太重首臺35立方米大型礦用挖掘機成功出口俄羅斯。也就在那一年,太重的俄羅斯售后服務站建立,丁瑋被任命為站長,第一次踏上了俄羅斯的土地。
說起那年的情景,丁瑋記憶猶新:“服務站地處新西伯利亞,冬天零下40攝氏度的寒冷很可怕。舉個例子吧,室外電線變得像鋼筋一樣堅硬,需要加熱器烤半天才能彎曲;如果一顆螺絲不小心掉地上,就無法撿起來,因為它被地面牢牢粘住了。那年4月18日,首臺35立方米挖掘機的安裝調試工作開始,我們與俄方安裝人員通力協作,6月30日順利投入使用,比合同規定的時間提前了17天。”丁瑋的工作獲得了俄方的肯定,贊賞是一枚“庫茨巴斯煤炭事業貢獻獎章”。
經過半年的使用觀察,第一臺設備運行良好,月出動率高達94%,月產量80萬立方米。于是,2011年12月,庫茨巴斯煤業有限公司又一次將橄欖枝拋給了太重——一次性簽訂4臺35立方米的采購合同。這一年,丁瑋光榮地當選太重集團勞動模范;“俄羅斯庫茨巴斯35立方米挖掘機項目”被評為太重重大項目訂貨一等獎。
轉眼到了2012年5月,4臺設備開始陸續發往俄羅斯,有了之前的安裝經驗,丁瑋在注重關鍵零部件安裝的同時,努力改善細節,使設備更可靠、更耐用、更安全。整整一年過去了,4臺挖掘機均已安裝完畢。至此,太重5臺35立方米挖掘機分布在庫茨巴斯下屬的三個礦區,這三個礦區呈三角形排布,這個三角區域就成了丁瑋的工作范圍。丁瑋說:“俄羅斯人非常友好,每到休息時間,他們都會邀約中方朋友去家里做客,或者外出休閑聚會,絲毫沒有任何生疏感。”
“在智利,我親歷了8級地震和海嘯”
四十多歲的張晉德,身材高大結實,看上去精力過人。這幾年,他數次到智利從事技術服務,每次都不下半年。關于那段日子,他給筆者講述了幾件往事——
“操縱太重55立方米挖掘機的那個老外司機四十來歲,大高個,他對自己的操作技術特別自信。可不知為什么,經他使用過的挖掘機總是出現斗齒部位損壞。后來我仔細觀察,發現問題就出在他身上。于是我耐心地給他指出失誤,誰知他一聽,倔脾氣就上來了,反倒埋怨中國產品質量不好。我親自給他做示范,讓他在旁邊看。老外照我教的方法做了幾次,不但保護了設備,而且操作起來更加輕松。剛才還一臉慍色的他,馬上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:‘我明白了,是我的不對,我完全接受你們的操作方法。’這以后,我倆成了好朋友。”
“去年4月2日這一天,我吃完晚飯獨自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休息。19時46分,忽然傳來一種非常恐怖的聲音,似打雷,又好像野獸在吼叫,我正在納悶,不到一分鐘,整個大地就劇烈地晃動起來,一下子把我甩到地上。‘不好,是地震!’我一個驢打滾兒爬起來撲向近前的一棵大樹,死死抱住樹干不松手,任憑地面像大海中的小船一樣搖擺顛簸。過了不知多久,動靜漸漸平息下來。后來才知道,那次是8級地震!我們那里雖然離大海只有一公里,但由于地勢較高,海嘯波及不到,加上當天早上檢查設備時,提前把水和電都切斷了,所以雖然被嚇得不輕,但基本沒有造成損失。現在回想起來,也是萬幸。”
在利比里亞,“死亡地帶”的釘子戶
“埃博拉病毒”肆虐時,沒有比這個更可怕的字眼了。然而,在利比里亞這個埃博拉疫情的核心地帶,太重的服務人員至今仍然像釘子戶一樣,牢牢扎根在這塊“恐怖地帶”上。
現年36歲的工程師任峰,從事服務工作已經14年了。利比里亞的某工地,是我國一家大型企業的重大援建項目,太重工作站的任峰和許紹輝二人,擔負著機械、電器、液壓等特殊配套服務的重任。2014年5月,埃博拉病毒突然暴發,一時間在整個西非引起恐慌,各國人員紛紛撤離。面對巨大的心理恐慌,中國援建人員不為所動,始終堅守著陣地。“一直到8月13日這一天,終于接到了太重讓我們盡快撤離的命令,我們抓緊時間購買了機票,不料剛到了首都蒙羅維亞,又接到緊急通知,讓我們繼續返回原地堅守。”一切服從大局,一切聽從召喚,這是“海外保鏢”們的職業信條,即使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也毫不例外。
再次返回工地后,風聲一天比一天緊,最近的市鎮離工地僅10公里遠,時不時傳來那里居民一批批死亡的消息。他們每天堅持不出工作區域,室內外嚴格消毒。“要說不害怕是假的,可想來想去必須堅持,因為我們肩上的這份責任,體現的是中國人的誠信。”就這樣,一直堅持到10月5日,他們才安全回到北京。
不久,太重礦山分公司李華強、柴甲杰、梁磊三名同志接替了他們的工作,義無反顧地奔赴利比里亞……
“在印度,經歷恐怖炸彈襲擊”
南非露天采礦業非常發達,那里的煤炭資源得天獨厚,挖開距地面10米左右的土層,下面全都是煤。南非愛索礦業有限公司(Exxaro)是一家綜合礦業公司,也是全球最大的以南非為基地的多元化綜合礦業公司,該公司看好太重的大型挖掘機,2015年元旦剛過,太重的第三臺35立方米挖掘機就萬里迢迢發往南非。
“在國外呆久了,還是感覺國內最好。”工程師史軍道出了心里話:“打從3年前太重第一臺設備到南非,我就到了服務現場,剛去就遇上一樁讓人氣憤的事:那天我們到了市區,一看飲用水沒有了,就把車停在路旁,到旁邊的超市買水。短短十來分鐘,回來一看,車窗玻璃已被人砸了,車里的行李全部被盜。過了沒幾天,我們回宿舍發現房門被撬,電視機也被搬走了……現在,我們除了到工地上班以外,基本上哪里也不去,要出門也是集體行動。”
史軍說,一位常年在印度服務的同事告訴他,那里的氣溫經常在40攝氏度以上,更可怕的是恐怖事件。有一次,不明身份的武裝組織竟然把炸彈投向駐地,一枚炸彈把門和窗戶炸碎了,另一枚在門口,還好沒有爆炸。后來在我方的強烈要求下,印方派軍隊加強了對駐地的保護,治安環境才有所好轉。
太重礦山設備分公司經理王俊林說:產品沒有發運之前,質量是命根子;一旦走出去了,服務就是生命線。像挖掘機這樣的大型設備,出售給用戶的同時,必須備存大量零部件,同時派駐技術服務團隊。這些常年漂泊的“海外保鏢”們,年復一年地堅守在異國他鄉,在遠離祖國、遠離親人的日日夜夜,他們肩負使命、心懷精誠,執著踐履著太重產品的服務承諾,虔誠守護著“中國制造”的國際信譽,熱忱追逐著屬于自己的那份“中國夢”。
責任編輯:任立
“零下40攝氏度下,每年駐站260天以上”
年輕、帥氣的丁瑋,是礦山分公司俄羅斯售后服務站的站長,每年平均駐站260天以上。俄羅斯是太重國外貿易的重要客戶,2011年,太重首臺35立方米大型礦用挖掘機成功出口俄羅斯。也就在那一年,太重的俄羅斯售后服務站建立,丁瑋被任命為站長,第一次踏上了俄羅斯的土地。
說起那年的情景,丁瑋記憶猶新:“服務站地處新西伯利亞,冬天零下40攝氏度的寒冷很可怕。舉個例子吧,室外電線變得像鋼筋一樣堅硬,需要加熱器烤半天才能彎曲;如果一顆螺絲不小心掉地上,就無法撿起來,因為它被地面牢牢粘住了。那年4月18日,首臺35立方米挖掘機的安裝調試工作開始,我們與俄方安裝人員通力協作,6月30日順利投入使用,比合同規定的時間提前了17天。”丁瑋的工作獲得了俄方的肯定,贊賞是一枚“庫茨巴斯煤炭事業貢獻獎章”。
經過半年的使用觀察,第一臺設備運行良好,月出動率高達94%,月產量80萬立方米。于是,2011年12月,庫茨巴斯煤業有限公司又一次將橄欖枝拋給了太重——一次性簽訂4臺35立方米的采購合同。這一年,丁瑋光榮地當選太重集團勞動模范;“俄羅斯庫茨巴斯35立方米挖掘機項目”被評為太重重大項目訂貨一等獎。
轉眼到了2012年5月,4臺設備開始陸續發往俄羅斯,有了之前的安裝經驗,丁瑋在注重關鍵零部件安裝的同時,努力改善細節,使設備更可靠、更耐用、更安全。整整一年過去了,4臺挖掘機均已安裝完畢。至此,太重5臺35立方米挖掘機分布在庫茨巴斯下屬的三個礦區,這三個礦區呈三角形排布,這個三角區域就成了丁瑋的工作范圍。丁瑋說:“俄羅斯人非常友好,每到休息時間,他們都會邀約中方朋友去家里做客,或者外出休閑聚會,絲毫沒有任何生疏感。”
“在智利,我親歷了8級地震和海嘯”
四十多歲的張晉德,身材高大結實,看上去精力過人。這幾年,他數次到智利從事技術服務,每次都不下半年。關于那段日子,他給筆者講述了幾件往事——
“操縱太重55立方米挖掘機的那個老外司機四十來歲,大高個,他對自己的操作技術特別自信。可不知為什么,經他使用過的挖掘機總是出現斗齒部位損壞。后來我仔細觀察,發現問題就出在他身上。于是我耐心地給他指出失誤,誰知他一聽,倔脾氣就上來了,反倒埋怨中國產品質量不好。我親自給他做示范,讓他在旁邊看。老外照我教的方法做了幾次,不但保護了設備,而且操作起來更加輕松。剛才還一臉慍色的他,馬上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:‘我明白了,是我的不對,我完全接受你們的操作方法。’這以后,我倆成了好朋友。”
“去年4月2日這一天,我吃完晚飯獨自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休息。19時46分,忽然傳來一種非常恐怖的聲音,似打雷,又好像野獸在吼叫,我正在納悶,不到一分鐘,整個大地就劇烈地晃動起來,一下子把我甩到地上。‘不好,是地震!’我一個驢打滾兒爬起來撲向近前的一棵大樹,死死抱住樹干不松手,任憑地面像大海中的小船一樣搖擺顛簸。過了不知多久,動靜漸漸平息下來。后來才知道,那次是8級地震!我們那里雖然離大海只有一公里,但由于地勢較高,海嘯波及不到,加上當天早上檢查設備時,提前把水和電都切斷了,所以雖然被嚇得不輕,但基本沒有造成損失。現在回想起來,也是萬幸。”
在利比里亞,“死亡地帶”的釘子戶
“埃博拉病毒”肆虐時,沒有比這個更可怕的字眼了。然而,在利比里亞這個埃博拉疫情的核心地帶,太重的服務人員至今仍然像釘子戶一樣,牢牢扎根在這塊“恐怖地帶”上。
現年36歲的工程師任峰,從事服務工作已經14年了。利比里亞的某工地,是我國一家大型企業的重大援建項目,太重工作站的任峰和許紹輝二人,擔負著機械、電器、液壓等特殊配套服務的重任。2014年5月,埃博拉病毒突然暴發,一時間在整個西非引起恐慌,各國人員紛紛撤離。面對巨大的心理恐慌,中國援建人員不為所動,始終堅守著陣地。“一直到8月13日這一天,終于接到了太重讓我們盡快撤離的命令,我們抓緊時間購買了機票,不料剛到了首都蒙羅維亞,又接到緊急通知,讓我們繼續返回原地堅守。”一切服從大局,一切聽從召喚,這是“海外保鏢”們的職業信條,即使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也毫不例外。
再次返回工地后,風聲一天比一天緊,最近的市鎮離工地僅10公里遠,時不時傳來那里居民一批批死亡的消息。他們每天堅持不出工作區域,室內外嚴格消毒。“要說不害怕是假的,可想來想去必須堅持,因為我們肩上的這份責任,體現的是中國人的誠信。”就這樣,一直堅持到10月5日,他們才安全回到北京。
不久,太重礦山分公司李華強、柴甲杰、梁磊三名同志接替了他們的工作,義無反顧地奔赴利比里亞……
“在印度,經歷恐怖炸彈襲擊”
南非露天采礦業非常發達,那里的煤炭資源得天獨厚,挖開距地面10米左右的土層,下面全都是煤。南非愛索礦業有限公司(Exxaro)是一家綜合礦業公司,也是全球最大的以南非為基地的多元化綜合礦業公司,該公司看好太重的大型挖掘機,2015年元旦剛過,太重的第三臺35立方米挖掘機就萬里迢迢發往南非。
“在國外呆久了,還是感覺國內最好。”工程師史軍道出了心里話:“打從3年前太重第一臺設備到南非,我就到了服務現場,剛去就遇上一樁讓人氣憤的事:那天我們到了市區,一看飲用水沒有了,就把車停在路旁,到旁邊的超市買水。短短十來分鐘,回來一看,車窗玻璃已被人砸了,車里的行李全部被盜。過了沒幾天,我們回宿舍發現房門被撬,電視機也被搬走了……現在,我們除了到工地上班以外,基本上哪里也不去,要出門也是集體行動。”
史軍說,一位常年在印度服務的同事告訴他,那里的氣溫經常在40攝氏度以上,更可怕的是恐怖事件。有一次,不明身份的武裝組織竟然把炸彈投向駐地,一枚炸彈把門和窗戶炸碎了,另一枚在門口,還好沒有爆炸。后來在我方的強烈要求下,印方派軍隊加強了對駐地的保護,治安環境才有所好轉。
太重礦山設備分公司經理王俊林說:產品沒有發運之前,質量是命根子;一旦走出去了,服務就是生命線。像挖掘機這樣的大型設備,出售給用戶的同時,必須備存大量零部件,同時派駐技術服務團隊。這些常年漂泊的“海外保鏢”們,年復一年地堅守在異國他鄉,在遠離祖國、遠離親人的日日夜夜,他們肩負使命、心懷精誠,執著踐履著太重產品的服務承諾,虔誠守護著“中國制造”的國際信譽,熱忱追逐著屬于自己的那份“中國夢”。
責任編輯:任立